董事會報告書
1 產業數字化收入增長為可比口徑,按2021年產業數字化收入剔除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已於2021年4月出售)的互聯網金融收入計算。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2022年,數字中國建設持續推進,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公司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定履行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維護網信安全責任,全面實施雲改數轉戰略,以科技創新引領能力佈局縱深推進,以深化改革推進發展動能持續釋放,公司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全力打造服務型、科技型、安全型企業,與股東、客戶和社會共享高質量發展的新成就。
1. 總體業績
2022年,公司經營收入為人民幣4,814億元,同比增長9.5%,服務收入2為人民幣4,349億元,同比增長8.0%,剔除2021年出售附屬公司的收入影響3後,同比增幅達到8.1%。EBITDA4為人民幣1,304億元,同比增長5.2%。淨利潤5為人民幣276億元,同比增長6.3%,剔除2021年出售附屬公司的一次性稅後收益後6,同比增長12.5%,每股基本淨利潤為人民幣0.30元。資本開支為人民幣925億元,自由現金流7達到人民幣132億元。
2 服務收入計算方法為經營收入減去移動商品銷售收入、固網商品銷售收入和其他非服務收入,其中移動服務收入為人民幣2,069億元,同比增長6.0%,固網服務收入為人民幣2,280億元,同比增長9.8%。
3 2021年服務收入已剔除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已於2021年4月出售)出售前的互聯網金融收入。
4 EBITDA計算方法為經營收入減去經營費用加上折舊及攤銷。
5 淨利潤為本公司股東應佔利潤。
6 出售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天翼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一次性稅後收益約人民幣14.16億元。
7 自由現金流的計算方法為EBITDA扣減資本支出、所得稅和不含土地的使用權資產折舊。
公司高度重視股東回報,努力增強盈利和現金流創造能力,有效管控資本開支。在充分考慮公司盈利、現金流水平及未來發展資金需求後,董事會決定向年度股東大會建議公司2022年末每股派發末期股息人民幣0.076元(含稅),加上2022年中期已派發股息每股人民幣0.120元(含稅),2022年全年股息為每股人民幣0.196元(含稅),全年派發股息總額為本年度本公司股東應佔利潤的65%。公司在A股發行上市後三年內,逐步將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提升至當年本公司股東應佔利潤的70%以上,不斷為廣大股東創造價值。
2. 全面實施雲改數轉戰略,企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
2022年,公司全面實施雲改數轉戰略,業務、能力、科創、雲網、改革等領域佈局全面完成,通過融雲、融AI、融安全、融平台等構築發展新動能,不斷提升數字化供給能力,全力打造「三型」企業8,
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8 「三型」企業:服務型、科技型、安全型企業。
2.1 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持續升級綜合智能信息產品和服務
公司持續加快基礎業務轉型,強化推進數字化產品供給,積極拓展智慧家庭與數字鄉村、智慧社區的融通發展新路徑,讓全社會暢享更加美好的數字生活,推進基礎業務穩健增長。公司不斷完善5G網絡覆蓋,優化網絡質量,提升5G使用體驗,促進移動用戶發展和價值穩定;以「5G+千兆寬帶+千兆WiFi」融合為抓手,填充AI、安全、雲等數字要素,推進寬帶用戶的應用拓展和服務升級;打造開放融通的數字生活平台,為社區和鄉村提供領先的家社政聯動能力和豐富的基層治理解決方案,提供視頻門禁、社區管理、鄉村治理等綜合場景應用。2022年,公司移動通信服務收入繼續保持良好增長,達到人民幣1,910億元,同比增長3.7%,5G套餐用戶滲透率達到68.5%,移動增值及應用價值貢獻持續提升,移動用戶ARPU9達到人民幣45.2元,增長0.4%;固網及智慧家庭服務收入達到人民幣1,185億元,同比增長4.4%,千兆寬帶滲透率達到16.8%,全屋WiFi、天翼看家用戶分別增長45.8%、52.7%,智慧家庭業務價值貢獻持續提升,寬帶綜合ARPU10達到人民幣46.3元,增長0.9%;客戶綜合滿意度持續保持行業領先。
9 移動用戶ARPU=移動服務的月均收入╱平均移動用戶數。
10 寬帶綜合ARPU=寬帶接入、天翼高清和智家應用及服務的月均收入╱平均寬帶用戶數。
公司積極把握當前經濟社會各行各業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綜合信息服務需求,打造「雲網能力底座+行業應用平台」深度融合的產業數字化發展模式,為千行百業提供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天翼雲歷經十餘年發展進入4.0全面商用階段,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運營商雲和國內最大的混合雲,挺進中國公有雲IaaS及公有雲IaaS+PaaS市場三強,保持專屬雲市場份額第一,助力國家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在國計民生重點領域,規模拓展成效顯著。公司聚焦5G行業應用場景,累計發展近15,000個5G 2B商用項目,其中2022年新增項目超過8,000個,充分釋放垂直行業轉型新動能。網絡安全、大數據、AI、數字化平台等新興業務逐漸成為產數發展的新動力。2022年,公司產業數字化收入達到人民幣1,178億元,可比口徑11同比增長19.7%,天翼雲收入達到人民幣579億元,同比增長107.5%,網絡安全服務收入達人民幣47億元,同比增長23.5%。
11 2021年產業數字化收入已剔除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出售前的互聯網金融收入。
2.2 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提升第二增長曲線動能
公司持續深化數字技術前瞻性佈局,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通過融雲、融AI、融安全、融平台等構築發展新動能,縱深推進新興業務能力佈局,推動第二增長曲線快速發展,賦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升級為「雲、網、邊、端、數、智、安」一體的分佈式、廣覆蓋的天翼雲4.0,自主研發的TeleCloudOS4.0雲操作系統、CTyunOS服務器操作系統、TeleDB數據庫、紫金DPU等一系列雲計算基礎軟硬件核心技術全面上線和產品規模商用,持續築牢一雲多態、一雲多芯的自主可控雲底座;AI核心能力強化自主研發,建成業內首個十億參數量級城市治理領域的大模型,推動大模型向產業級模型庫延展;強化端到端的安全產品服務供給,建成覆蓋全網的「雲堤」平台,處理能力達10Tbps,為行業客戶打造一體化安全基礎設施平台「安全大腦」;加快自研數字平台能力建設,構建統一行業數字化平台底座,提升自研平台開發效率及質量,促進產數業務發展;物聯網實現「物超人」,用戶規模超4億戶;天翼視聯網發展迅速,用戶規模超過4,600萬戶,明廚亮灶、平安慧眼、智慧商企、天翼應急等應用場景實現規模商用。
12 市場份額數據來源:IDC Quarterly Public Cloud Services Tracker, 2022Q3。
2.3 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縱深推進技術能力產業化升級
公司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全力打造科技型企業,榮獲國資委「科技創新突出貢獻企業」榮譽稱號;RDO13科技創新研發體系佈局全面完成,積極探索技術能力產品化、創新成果產業化的發展路徑;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平台,加強研發基礎支撐,積極打造雲計算原創技術策源地,承擔雲網基礎設施等創新平台建設,與重點實驗室、知名大學和科研院所等單位圍繞6G、下一代網絡等前沿技術建立聯合科研機構;不斷加強核心技術攻關,雲網技術研發能力顯著提升,雲計算軟硬一體、操作系統、數據庫等關鍵技術攻關取得突破,雲存儲算力調度等達到業界先進水平,天翼雲4.0算力分發網絡平台「息壤」成功入選2022年度央企十大超級工程,打造全國規模最大的量子城域網「合肥量子城域網」;不斷加強應用成果產業化,AI大模型已在數字生活、智能製造等多個場景應用,安全大腦、雲電腦、CDN等產品規模商用;國內發明專利和PCT專利申請分別為去年同期1.4倍和2倍;科技人才規模擴大、質態提升,引進雲計算、AI、大數據等領軍人才,新聘和續聘首席專家十餘人,創新人才發展機制,實施技術總師制、配套科技人才榮譽獎勵、推廣人才特區機制,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13 RDO:基礎研究(R)、應用技術研發(D)和運營式開發(O)。
14 2021年產業數字化收入、佔收比及2022年增長率為可比口徑,按2021年產業數字化收入剔除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已於2021年4月出售)的互聯網金融收入計算
2.4 加快推進雲網融合,夯實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底座
公司全面推動「雲網數智安」多種數字要素的統籌規劃與協同佈局,加快推進網絡轉型升級,加快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雲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公司持續優化「2+4+31+X+O」的算力佈局,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區域中心節點,打造天翼雲4.0自研多AZ(Availability Zones,可用區)能力,「一城一池」覆蓋超過240個城市,邊緣算力節點超過800個,為用戶提供高效集約、超低時延分佈式雲服務,2022年新增天翼雲算力1.7 EFLOPS,算力總規模達3.8 EFLOPS,同比增長81%;建設覆蓋全國的「全網-區域-邊-端」四級AI算力,打造集約AI能力中台,實現AI算力、算法、數據的統一調度,匯集5,000餘個算法和上百個場景化解決方案;積極響應國家「東數西算」戰略,聚焦八大樞紐節點加大佈局,目前擁有700多個數據中心和3,000多個邊緣DC, IDC機架達到51.3萬架,機架利用率超過70%, IDC資源在國內數量最多、分佈最廣;圍繞全國數據中心,建設大帶寬、高可靠、廣覆蓋、層次化的數據中心互聯網絡,AZ間時延小於1ms;建成規模最大的千兆光纖網絡,10G PON端口數超過630萬個,服務區內覆蓋超過2.5億家庭用戶;打通移動網和衛星網絡,實現一卡多用;持續發揮網信安全保障作用,形成了覆蓋雲網邊端的安全基礎設施能力,建成覆蓋全網的「雲堤」平台,安全能力池覆蓋超過150個城市;新一代雲網運營系統全面上線,實現雲網安一體化管理、雲網融合業務全流程自動化開通;全面推進雲網基礎設施綠色低碳轉型,採用定制化高性能服務器等手段提升算效,應用各類節能新技術提升數據中心和電信機房能效,加快AI技術在移動基站和老舊機房的節能應用,年節電超過6億度;與中國聯通持續推進4G/5G共建共享,雙方累計共建共享5G基站超過100萬站,共享4G基站超過110萬站,共建共享成效顯著,雙方累計節省網絡建設投資超過人民幣2,700億元,年化運營成本節省超過人民幣300億元,為全球通信行業貢獻了共建共享關鍵技術和運營管理經驗。
2.5 改革動能持續釋放,企業發展活力顯著增強
公司以滿足客戶的數字化需求為核心,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全面推進企業組織、流程和市場化經營機制變革。政企改革持續深化,產業研究院、雲中台、屬地集成隊伍建設等扎實推進,建立以雲為核心的企業主流程和高效運營體系;專業公司改革提速發力,雲公司股權多元化取得實質性突破,大數據和AI中心實現公司化運作,快速提升市場化水平,雲公司、安全公司、物聯網公司入選國資委「科改示範企業」名單,科技創新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充分利用海量數據資源,建設分佈式大數據湖,發展雲邊協同的大數據存算模式,賦能企業客戶數字化轉型的同時,加快內部產品、銷售、服務、運營、管理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降本增效,不斷提升運營效率;深入實施市場化經營機制,經理層全面實現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首次開展實施「優才培養計劃」,大力實施人才特區、專家激勵、股權、崗位分紅等人才激勵措施,員工隊伍活力不斷增強;建立「市場洞察、預算、考核、激勵」四位一體機制,各經營單元發展和價值創造能力穩步提升。
公司秉持領域至廣、服務至上、價值至優、成長至遠的合作理念,與合作夥伴開展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生態合作。公司與多個省市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全面助力政府信息化建設,拓展政務市場信息化服務;加強與行業頭部生態合作,開放數字化原子能力平台,聚合自研與生態合作能力,為客戶提供一體化「雲網+數智」解決方案;持續拓展5G產業創新聯盟,探索5G創新應用,構建5G產業生態,成員單位超過400家;與技術、應用、渠道、服務四類合作夥伴開展廣泛合作,成立雲計算共同體,全面開放共鑄國雲生態;與頭部廠商深入合作推進建設各方能力有效聚合的安全能力池,構建開放的安全生態;與國內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着力推進AI領域的產研合作,共建AI產業創新生態;圍繞重點領域開展資本生態佈局,與資本生態企業協同發展,發揮資本投資乘數效應,為公司價值增長注入新動能。
3. 履行社會責任,完善公司治理
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圓滿完成重要場景的通信保障任務,在自然災害中全力搶通網絡「生命線」;積極推進綠色雲網建設運營,2022年公司通過共建共享及各項節能舉措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超1,300萬噸,單位信息流量溫室氣體排放量同比下降20.6%,在青海打造全國首個「零碳數據中心」;服務鄉村振興,推進普遍服務,彌合數字鴻溝;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提供天翼雲播、雲會議、雲SaaS應用、來電名片等防疫信息化產品,依託數字化手段助力科技防疫,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加強員工關懷,促進員工和企業共成長。
公司堅持高水平的公司治理,秉承優良、穩健、有效的企業治理理念,不斷完善公司治理體系,規範公司運作,健全內控制度,實施完善的治理和披露措施;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合規高效運作,全面實現各級子企業董事會應建盡建;進一步實現精益管理、穩健經營;持續優化內部控制及全面風險管理,有效保障企業穩步運營。公司治理水平持續提升,切實保障股東最佳長遠利益。
公司在2022年獲得海內外資本市場和業界機構的高度評價和讚賞,其中連續12年獲《機構投資者》評選為「亞洲最受尊崇企業」,並在「最佳投資者關係」、「最佳投資者關係團隊」及「最佳整體ESG」獎項中名列第一,在亞洲著名企業管治專業雜誌《Corporate Governance Asia》舉辦的「2022年度亞洲卓越企業獎項」中,榮獲「亞洲最佳企業社會責任」、「最佳企業傳訊」、「最佳環境保護」、「最佳投資者關係公司」等多項大獎。此外,公司在《Asiamoney》的「2022年亞洲傑出企業評選」中榮獲「中國最傑出企業-電信服務」殊榮,並在中國不同行業的獲獎企業中脫穎而出,獲評為「中國全方位最傑出企業」,同時還榮獲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22上市公司董辦最佳實踐」和「上市公司2021年報業績說明會最佳實踐」等獎項。
4. 未來展望
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公司將牢牢把握寶貴的戰略發展機遇,積極履行數字中國建設責任,堅持穩中求進,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數字化轉型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全面深入實施雲改數轉戰略,不斷加強數字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圍繞客戶需求打造數字化產品供給,着力搭建開放共享的數字化服務平台,加快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激發數據要素潛能,積極推動適應數字化轉型的組織機制變革,切實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柯瑞文
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中國北京
2023年3月22日
二、報告期內公司所處行業情況
(一)行業情況
2022年,通信業全面推進「十四五」規劃落實,電信業務收入延續較快增長態勢,呈現趨勢向好、結構優化、動能增強的發展特點;5G、千兆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超前部署,不斷增強數字化發展支撐作用;信息服務供給提質升級,為經濟發展持續注入數字化新動能。
2022年,我國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人民幣1.5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0%。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新興業務增收作用不斷增強,以數據中心、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為主的新興數字化服務快速發展,對電信業務收入增長貢獻率達64.2%。以移動數據流量、寬帶接入、語音、短信為主的傳統業務仍發揮穩定器作用,在電信業務收入中佔66.8%。
2022年,行業投資保持增長,通信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人民幣4,193億元,完成5G投資超人民幣1,803億元。固定網絡逐步實現從百兆向千兆躍升,建成具備千兆服務能力的10G PON端口數超1,500萬個。移動網絡保持5G建設全球領先,我國累計建成並開通5G基站231.2萬個。基礎電信企業加大自身算力建設力度,自用數據中心機架數本年淨增16萬個,着力打造網絡、連接、算力、數據、安全等一體化融合服務能力,為提供高質量新型數字化服務奠定基礎。
2022年,智能製造、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數字政務等領域融合應用成果不斷湧現,全國投資建設的「5G+工業互聯網」項目數超4,000個,打造了一批5G全連接工廠,提供了超1.4萬個5G虛擬專網。全行業圓滿完成北京冬奧會等重大通信服務保障任務,開展互聯網行業專項行動和強化APP治理,不斷增強通信大數據支撐能力,持續提升服務水平。
註:以上數據來自工信部《2022年通信業統計公報》。
(二)新發佈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行業政策對所處行業的重大影響
報告期內,多項法律、部門規章的頒佈實施,對行業的發展和合規運營提出了新的要求。
2022年6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的決定》,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根據修正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以下簡稱「《反壟斷法》」),經營者不得利用數據和算法、技術、資本優勢以及平台規則等從事《反壟斷法》禁止的壟斷行為;不得組織其他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或者為其他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提供實質性幫助;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不得利用數據和算法、技術以及平台規則等從事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2022年7月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佈了《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明確了數據處理者應當申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的情形及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程序;規定數據處理者在申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前應當開展數據出境風險自評估,與境外接收方訂立的法律文件中應當明確約定數據安全保護責任義務。
2022年9月2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以下簡稱「《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根據《反電信網絡詐騙法》,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依法全面落實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制度,規範真實主叫號碼傳送和電信線路出租,對改號電話進行封堵攔截和溯源核查;不得超量辦理電話卡;不得為他人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支持或者幫助;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及時識別、阻斷非法設備、軟件接入網絡,並向公安機關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報告。
2022年12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數據安全管理辦法(試行)》」),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數據安全管理辦法(試行)》,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處理者應當定期梳理數據,將單位重要數據和核心數據目錄向地區行業監管部門備案;應當建立數據全生命週期安全管理制度;應當開展數據安全風險監測,及時排查安全隱患,採取必要的措施防範數據安全風險。
公司將認真落實新出台、新修訂的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行業政策,同時也積極跟踪研究即將出台的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行業政策,保證相關業務運營行為合法合規,確保公司依法合規經營。
三、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業務情況
2022年,公司積極融入數字經濟建設大局,全面實施雲改數轉發展戰略,聚力打造服務型、科技型、安全型企業,企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
公司緊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持續加快基礎業務轉型,強化數字化產品供給,推進基礎業務穩健增長。持續提升5G網絡覆蓋和網絡質量,升級5G特色應用,加強AI、安全、雲等差異化新要素填充,促進用戶發展和價值穩定;以「5G+千兆寬帶+千兆WiFi」融合為抓手,持續加快寬帶速率升級,豐富家庭場景應用供給,積極拓展智慧家庭與數字鄉村、智慧社區融通發展新路徑。2022年,公司移動用戶達到3.91億戶,淨增1,875萬戶;5G套餐用戶達到2.68億戶,滲透率達到68.5%,同比提升18.1個百分點;移動用戶ARPU達到人民幣45.2元,同比增長0.4%;寬帶用戶達到1.81億戶,淨增1,119萬戶;千兆用戶滲透率達到16.8%,同比提升9.1個百分點;寬帶綜合ARPU達到人民幣46.3元,同比增長0.9%。
公司牢牢把握數字經濟時代下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綜合信息服務需求,打造「雲網能力底座+行業應用平台」深度融合的產業數字化發展模式,為千行百業提供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堅持以融雲、融AI、融安全、融平台為驅動,縱深推進新興業務能力佈局,推動第二增長曲線快速發展,賦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天翼雲進入4.0全面商用階段,市場份額持續提升,5G 2B商用項目快速增長,充分釋放垂直行業轉型新動能,網絡安全、大數據、AI、數字化平台等新興業務逐漸成為產數發展的新動力。2022年,公司產業數字化收入達到人民幣1,178億元,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9.7%,天翼雲收入達到人民幣579億元,同比增長107.5%,網絡安全服務收入達人民幣47億元,同比增長23.5%。
有關公司詳細業務情況分析請見本節「五、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2022年,中國電信全面實施雲改數轉戰略,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業務佈局持續優化,產數及天翼雲成為拉動收入增長的重要動力
公司業務佈局持續優化,產業數字化及天翼雲成為拉動收入增長的重要動力。通過打造「雲網能力底座+行業應用平台」深度融合的產業數字化發展模式,為千行百業提供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天翼雲歷經十餘年發展進入4.0全面商用階段,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運營商雲和國內最大的混合雲,挺進中國公有雲IaaS及公有雲IaaS+PaaS市場三強,保持專屬雲市場份額第一。聚焦5G行業應用場景,累計發展近15,000個5G 2B商用項目,其中2022年新增項目超過8,000個,充分釋放垂直行業轉型新動能。網絡安全、大數據、AI、數字化平台等新興業務逐漸成為產數發展的新動力。
能力佈局縱深推進,市場發展新動能快速成長
公司能力佈局縱深推進,通過融雲、融AI、融安全、融平台等構築發展新動能,推動第二增長曲線快速發展。升級為「雲、網、邊、端、數、智、安」一體的分佈式、廣覆蓋的天翼雲4.0,自主研發的TeleCloudOS4.0雲操作系統、CTyunOS服務器操作系統、TeleDB數據庫、紫金DPU等一系列雲計算基礎軟硬件核心技術全面上線和產品規模商用,持續築牢一雲多態、一雲多芯的自主可控雲底座。AI核心能力強化自主研發,建成業內首個十億參數量級城市治理領域的大模型,推動大模型向產業級模型庫延展。強化端到端的安全產品服務供給,建成覆蓋全網的「雲堤」平台,處理能力達10Tbps,為行業客戶打造一體化安全基礎設施平台「安全大腦」。加快自研數字平台能力建設,構建統一行業數字化平台底座,提升自研平台開發效率及質量,促進產數業務發展。物聯網實現「物超人」,用戶規模超4億戶。天翼視聯網發展迅速,用戶規模超過4,600萬戶,明厨亮灶、平安慧眼、智慧商企、天翼應急等應用場景實現規模商用。
改革佈局不斷深化,員工活力顯著增強
公司以滿足客戶的數字化需求為核心,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全面推進企業組織、流程和市場化經營機制變革。政企改革持續深化,產業研究院、雲中台、屬地集成隊伍建設等扎實推進,建立以雲為核心的企業主流程和高效運營體系。專業公司改革提速發力,雲公司股權多元化取得實質性突破,大數據和AI中心實現公司化運作,快速提升市場化水平,3家公司入選國資委「科改示範企業」名單,科技創新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加快內部產品、銷售、服務、運營、管理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降本增效,不斷提升運營效率。深入實施市場化經營機制,經理層全面實現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首次開展實施「優才培養計劃」,大力實施人才特區、專家激勵、股權、崗位分紅等人才激勵措施,員工隊伍活力不斷增強。建立「市場洞察、預算、考核、激勵」四位一體機制,各經營單元發展和價值創造能力穩步提升。
雲網佈局扎實推進,運營能力持續提升
公司加快建設以雲網融合為核心特徵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持續優化「2+4+31+X+O」的算力佈局,打造天翼雲4.0自研多AZ能力,「一城一池」覆蓋超過240個城市,2022年天翼雲算力總規模達3.8 EFLOPS。建設覆蓋全國的「全網-區域-邊-端」四級AI算力,打造集約AI能力中台。積極響應國家「東數西算」戰略,IDC資源在國內數量最多、分佈最廣。圍繞全國數據中心,建設大帶寬、高可靠、廣覆蓋、層次化的數據中心互聯網絡。建成規模最大的千兆光纖網絡,10G PON端口數超過630萬個。打通移動網和衛星互聯網。建成覆蓋全網的「雲堤」平台,安全能力池覆蓋超過150個城市。新一代雲網運營系統全面上線,實現雲網安一體化管理、雲網融合業務全流程自動化開通。全面推進雲網基礎設施綠色低碳轉型,加快AI技術在移動基站和老舊機房的節能應用,年節電超過6億度。與中國聯通持續推進4G/5G共建共享,雙方累計共建共享5G基站超過100萬站,共享4G基站超過110萬站,雙方累計節省網絡建設投資超過人民幣2,700億元。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服務能力不斷強化
公司堅持人民至上,以問題為導向,將客戶感知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強化數字化產品新供給,積極推進生產方式數字化、生活方式數字化、社會治理數字化,着力滿足客戶數字化新需求。深化「客戶說了算」服務機制,推動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生產運營組織,建立服務審核、服務紅燈、督辦問責等長效機制,快速解決客戶關注的難點熱點問題。客戶滿意度達到近年來最優水平,網絡、產品、渠道服務質量持續提升,客戶口碑持續向好。
堅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科技創新取得突破
公司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全力打造科技型企業,榮獲「科技創新突出貢獻企業」榮譽稱號。RDO科技創新研發體系佈局全面完成。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平台,加強研發基礎支撐,積極打造雲計算原創技術策源地,承擔雲網基礎設施等創新平台建設,與重點實驗室、知名大學和科研院所等單位圍繞前沿技術建立聯合科研機構。不斷加強核心技術攻關,雲計算軟硬一體等關鍵技術攻關取得突破,雲存儲算力調度等達到業界先進水平,天翼雲4.0算力分發網絡平台「息壤」成功入選2022年度央企十大超級工程,打造全國規模最大的量子城域網「合肥量子城域網」。不斷加強應用成果產業化,AI大模型已在數字生活、智能製造等多個場景應用,安全大腦、雲電腦、CDN等產品規模商用。國內發明專利和PCT專利申請分別為去年同期1.4倍和2倍。科技人才規模擴大、質態提升,創新人才發展機制,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安全能力穩步提升
公司發揮企業在網信安全領域的基礎性保障作用,加快改善安全產品服務供給。圍繞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加大拓展力度,彙聚開放、融合的核心能力,安全型企業戰略逐漸完善。建立安全技術體系,完善安全運營體系和責任體系,健全安全人才,安全工作佈局不斷優化。建立大安全產品體系,不斷增強網安、雲安、數安、公共安全產品能力。持續提升安全治理成效,AI+反詐技術能力顯著增強。
五、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公司積極融入數字經濟建設大局,深入踐行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持續提升面向個人、家庭、政企等各類客戶群的數字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聚力打造服務型、科技型、安全型企業,企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2022年,公司經營收入為人民幣4,814億元,同比增長9.5%,其中,服務收入為人民幣4,349億元,同比增長8.0%,剔除2021年出售附屬公司的收入影響後,同比增幅達到8.1%,持續保持良好增長。
不斷加快5G網絡和應用升級、豐富數字化產品供給,移動業務穩健增長、量質齊升
公司深耕數字化時代客戶需求及應用場景,依託不斷提升的5G雲網能力,持續升級綜合智能信息化產品和服務,不斷推進移動業務穩健發展。持續提升5G網絡覆蓋和網絡質量,為用戶提供「更安全、更可靠、更智能」的移動通信體驗。持續升級5G特色應用,不斷完善5G超高清、5G雲VR/AR、5G雲游戲等大帶寬應用,加快推廣5G消息、5G新通話等新型應用,滿足客戶多樣化的應用需求。持續加強AI、安全、雲等差異化新要素填充,面向個人客戶推出AI通信助理、AI視頻彩鈴等融AI產品,量子密話、天翼防騷擾等融安全產品,天翼雲手機、雲盤等融雲產品,不斷提升信息消費領域優質供給能力。持續打造數字平台,不斷響應數字時代客戶消費習慣變化和提質升級需求,聚焦民生繳費、餐飲、出行等多類消費場景,豐富移動數字消費新模式,驅動移動用戶規模和價值持續提升。
2022年,公司移動通信服務收入繼續保持良好增長,達到人民幣1,910億元,同比增長3.7%,移動用戶達到3.91億戶,淨增1,875萬戶,5G套餐用戶達到2.68億戶,滲透率達到68.5%,同比提升18.1個百分點,移動用戶ARPU達到人民幣45.2元,同比增長0.4%。
不斷加快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數字鄉村服務升級和融通發展,寬帶綜合ARPU穩步增長,智慧家庭業務價值持續提升
公司緊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依託不斷升級、更加完善的網絡、應用、服務及平台等綜合優勢,不斷滿足全社會暢享美好數字生活的需求。持續加快寬帶速率升級,強化「5G+千兆寬帶+千兆WiFi」融合發展,築牢智慧家庭高速接入基礎,促進千兆用戶滲透率及用戶價值不斷提升。持續豐富家庭場景應用供給,加快構建智能、安全、便捷、舒適的數字家庭信息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終端+應用+服務」的全屋智能解決方案,推動智慧家庭向全屋智能演進。持續推進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數字鄉村的平台融通與聯動發展。加快打造融通「家庭-社區-鄉村-城市」全場景的數字化應用平台,為社區和鄉村提供領先的家社政聯動能力和豐富的基層治理解決方案,提供視頻門禁、社區管理、鄉村治理等綜合場景應用,構建CHBG聯動新場景,以數字化能力和智能化應用為基層社會治理的現代化轉型賦能提質,助力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的數字化轉型。
2022年,公司固網及智慧家庭服務收入達到人民幣1,185億元,同比增長4.4%,寬帶用戶達到1.81億戶,淨增1,119萬戶,千兆寬帶用戶滲透率達到16.8%,同比提升9.1個百分點,寬帶綜合ARPU達到人民幣46.3元,同比增長0.9%。
不斷推進以「四融」為驅動的第二增長曲線加速發展,產數業務快速增長,天翼雲實現收入翻番
公司牢牢把握數字經濟時代下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綜合信息服務需求,堅持以融雲、融AI、融安全、融平台為驅動,加速構築「第二增長曲線」。
持續保持天翼雲高速發展。全力打造雲計算原創技術策源地,先後突破分佈式數據庫、雲操作系統等50餘項關鍵核心技術。天翼雲4.0進入全面商用階段,市場份額持續攀升,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運營商雲和國內最大的混合雲,挺進中國公有雲IaaS及公有雲IaaS+PaaS市場三強,保持專屬雲市場份額第一。
持續加大AI、安全等新興領域佈局。在AI方向,建成業內首個十億參數量級城市治理領域的大模型,核心算法能力覆蓋圖像、語音、語義等領域,上線AI算法超過5,000種。在安全方向,持續強化產品服務能力,打造覆蓋全網的「雲堤」平台和一體化安全基礎設施平台「安全大腦」;持續優化自研量子安全服務平台,業內首發量子安全通話產品-量子密話。
持續打造5G行業應用及數字平台新優勢。依託5G、雲、物聯網、視聯網等自有核心能力,持續升級5G 2B業務,加快打造5G定制網客戶自服務運營平台,推進自研數字平台能力建設,構建統一行業數字化平台底座,持續沉澱原子能力,推動5G行業應用及數字平台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向縱深發展,5G 2B商用項目累計發展近15,000個,其中2022年新增項目超過8,000個,充分釋放垂直行業轉型新動能。
2022年,公司產業數字化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1,178億元,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9.7%,天翼雲收入達到人民幣579億元,同比增長107.5%,網絡安全服務收入達人民幣47億元,同比增長23.5%。
不斷加快產品、渠道、營銷、服務數字化轉型,數字化經營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公司始終堅持「用戶至上、用心服務」的服務理念,圍繞數字化時代客戶需求變化,加快提升產品數字化、渠道數字化、營銷數字化和服務數字化等重點能力,不斷推進業務創新和服務轉型,全力打造服務型企業。
持續優化產品數字化形態加載、在線化開通及數字化運營能力,為線上線下各類觸點賦能;持續深化線上產品供給、業務辦理及線上線下一體化交付能力,健全渠道等銷售費用數字化管理體系,提高渠道運營效益和效能;持續強化基於AI及大數據技術的精準營銷和服務能力,通過加強數據標簽應用,構建用戶精準畫像,完善對客戶價值洞察、經營維繫及開拓提升的全鏈條數字化管理;持續加大數智新技術應用,引入AI數字員工並加快提升10000號服務效能,打造全天候、全方位的智能服務新體驗,促進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相結合,推動服務效率和客戶感知不斷升級。
2022年,公司網絡、產品、渠道服務質量持續提升,客戶口碑持續向好,客戶綜合滿意度持續保持行業領先。
不斷加快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升級,雲網融合能力持續提升
公司深入踐行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維護網信安全的主力軍責任,全面實施雲改數轉戰略,加快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雲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
在算力領域,持續優化「2+4+31+X+O」的算力佈局,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區域中心節點,打造天翼雲4.0自研多AZ能力,「一城一池」覆蓋超過240個城市,邊緣算力節點超過800個,建設覆蓋全國的「全網-區域-邊-端」四級AI算力,彙集5,000餘個算法和上百個場景化解決方案,積極響應國家「東數西算」戰略,聚焦八大樞紐節點加大佈局,IDC資源在國內數量最多、分佈最廣。
在千兆光網領域,持續加速千兆網絡建設,建成規模最大的千兆光纖網絡,10G PON端口數超過630萬個,服務區內覆蓋超過2.5億家庭用戶。
在4G/5G網絡領域,與中國聯通全面深化共建共享,雙方累計共建共享5G基站超過100萬站,共享4G基站超過110萬站,為全球通信行業貢獻了共建共享關鍵技術和運營管理經驗。
在衛星通信領域,持續推動天地一體信息網絡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通移動網和衛星網絡,實現一卡多用。
在安全領域,持續發揮網信安全保障作用,形成了覆蓋雲網邊端的安全基礎設施能力,建成覆蓋全網的「雲堤」平台,安全能力池覆蓋超過150個城市。
在綠色低碳領域,全面推進雲網基礎設施綠色低碳轉型,採用定制化高性能服務器等手段提升算效,應用各類節能新技術提升數據中心和電信機房能效,加快AI技術在移動基站和老舊機房的節能應用,年節電超過6億度,為經濟社會的綠色低碳轉型貢獻行業力量。
六、財務概覽
2022年,公司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全面實施「雲改數轉」戰略,加大科技創新及產業數字化等關鍵領域投入,同時,強化數字化運營降本增效,持續提升資源效能,支撐企業長期價值創造,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2022年,經營收入為人民幣4,814.48億元,較2021年15增長9.5%;服務收入16為人民幣4,349.28億元,較2021年增長8.0%,剔除2021年出售附屬公司的收入影響17後,同比增幅達到8.1%,十年連續增長;經營費用為人民幣4,480.21億元,較2021年增長9.6%;公司盈利能力持續改善,本公司股東應佔利潤為人民幣275.93億元,較2021年增長6.3%,剔除2021年出售附屬公司的一次性稅後收益18後,同比增長12.5%。每股基本淨利潤為人民幣0.30元;EBITDA19為人民幣1,303.59億元,較2021年增長5.2%, EBITDA率20為30.0%。
15 2022年本集團收購了邊緣(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以前年度比較數字已予重列。
16 服務收入為經營收入減去「移動商品銷售收入」、「固網商品銷售收入」和「其他非服務收入」。
17 2021年服務收入已剔除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已於2021年4月出售)出售前的互聯網金融收入。
18 2021年出售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天翼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一次性稅後收益約人民幣14.16億元。
19 EBITDA計算方法為經營收入減去經營費用加上折舊及攤銷。由於電信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資本開支、債務水平和財務費用可能對具有類似經營成果的公司淨利潤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我們認為,對於像我們這樣的電信公司而言,EBITDA有助於對公司經營成果的分析。雖然EBITDA在世界各地的電信業被廣泛地用作為反映經營業績、借債能力和流動性的指標,但是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它不作為衡量經營業績和流動性的尺度,也不代表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流量。此外,我們的EBITDA也不一定與其他公司的類似指標具有可比性。
20 EBITDA率計算方法為EBITDA除以服務收入。
經營收入
2022年,公司發揮雲網服務能力優勢,加快產業數字化業務發展,持續升級綜合智能信息產品和服務,強化數字化產品新供給,收入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收入結構持續優化。2022年,經營收入為人民幣4,814.48億元,較2021年增長9.5%;服務收入為人民幣4,349.28億元,較2021年增長8.0%。
下表列示2022年和2021年各項經營收入的金額和變化率:
分別截至各年度12月31日 |
|||
(除百分比數字外,單位為人民幣百萬元) |
2022年 |
2021年 |
變化率 |
服務收入 |
434,928 |
402,828 |
8.0% |
其中:移動通信服務收入 |
191,026 |
184,158 |
3.7% |
固網及智慧家庭服務收入 |
118,534 |
113,522 |
4.4% |
產業數字化服務收入 |
117,756 |
98,945 |
19.0% |
其他服務收入 |
7,612 |
6,203 |
22.7% |
出售商品收入及其他 |
46,520 |
36,725 |
26.7% |
經營收入合計 |
481,448 |
439,553 |
9.5% |
移動通信服務收入
2022年,公司不斷加強5G網絡覆蓋,優化網絡質量,提升5G使用體驗,促進移動用戶發展和價值穩定,推進基礎業務穩健增長。2022年,移動通信服務收入為人民幣1,910.2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7%,佔經營收入的比重為39.7%。
固網及智慧家庭服務收入
2022年,公司以「5G+千兆寬帶+千兆WiFi」融合為抓手,推進寬帶用戶速率升級,全屋智能向家庭DICT升級,寬帶綜合ARPU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智慧家庭業務價值貢獻持續提升。2022年,固網及智慧家庭服務收入為人民幣1,185.3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4%,佔經營收入的比重為24.6%。
產業數字化服務收入
2022年,公司積極把握當前經濟社會各行業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綜合信息服務需求,依託自身全程全網資源,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更多企業「上雲用數賦智」。2022年,產業數字化收入達到人民幣1,177.56億元,同比增長19.0%,佔經營收入的比重為24.5%。
其他服務收入
2022年,其他服務收入為人民幣76.12億元,較2021年增長22.7%,主要原因是出租物業收入的增長。
出售商品收入及其他
2022年,出售商品收入及其他收入為人民幣465.20億元,較2021年增長26.7%,主要原因是5G手機等移動終端商品銷量增長較快。
經營費用
公司緊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加大科技創新及產業數字化等關鍵領域投入,同時,強化數字化運營降本增效,持續提升資源效能,支撐企業高質量發展及長期價值創造。2022年,經營費用為人民幣4,480.21億元,較2021年增長9.6%,經營費用佔經營收入的比重為93.1%。
下表列示2022年和2021年各項經營費用的金額和變化率:
分別截至各年度12月31日 |
|||
(除百分比數字外,單位皆為人民幣百萬元) |
2022年 |
2021年 |
變化率 |
折舊及攤銷 |
96,932 |
92,966 |
4.3% |
網絡運營及支撐成本 |
147,589 |
133,340 |
10.7% |
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 |
64,277 |
61,154 |
5.1% |
人工成本 |
84,772 |
76,057 |
11.5% |
其他經營費用 |
54,451 |
45,088 |
20.8% |
經營費用合計 |
448,021 |
408,605 |
9.6% |
折舊及攤銷
2022年,公司加大5G共建共享、4G網絡共享,同時,為支撐5G網絡規模建設,拓展數據中心、雲等新基建佈局,資本開支持續投入,折舊及攤銷為人民幣969.32億元,較2021年增長4.3%,佔經營收入的比重為20.1%。
網絡運營及支撐成本
2022年,公司積極支撐5G、產業數字化業務、智慧家庭業務快速發展,適度增加能力建設投入。同時,隨著公司網絡規模的持續擴大,電費、鐵塔租費等運營成本相應增加。網絡運營及支撐成本為人民幣1,475.89億元,較2021年增長10.7%,佔經營收入的比重為30.7%。
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
2022年,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為人民幣642.77億元,較2021年增長5.1%,佔經營收入的比重為13.4%。公司緊抓5G發展機遇期,保持必要的營銷資源投入,同時深化渠道轉型升級,加速構建新型數字化營銷服務渠道體系,強化線上線下協同,加強精準營銷,提升銷售費用使用效率。2022年,銷售費用為人民幣504.86億元,較2021年增長3.9%。公司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加快向科技型企業轉變,適當加大研發投入。2022年,一般及管理費用為人民幣137.91億元,較2021年增長9.8%。
人工成本
公司緊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期,強化科技創新,加大高科技人才引入及一線員工和高績效團隊的激勵,對人工成本的投入符合公司未來向科技型企業轉型的發展方向。2022年,人工成本為人民幣847.72億元,較2021年增長11.5%,佔經營收入的比重為17.6%。有關僱員的人數、酬金政策以及培訓計劃的詳情參見《2022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其他經營費用
2022年,其他經營費用為人民幣544.51億元,較2021年增長20.8%,佔經營收入的比重為11.3%。主要原因是5G手機等移動終端商品銷售規模增長。
財務成本淨額
2022年,財務成本淨額為人民幣0.07億元,較2021年下降99.4%。主要原因是公司經營現金流狀況良好,A股發行有效保障重點投資項目資金需求,付息債規模有效壓降。
盈利水平
所得稅
公司的法定所得稅率為25%。2022年,所得稅費用為人民幣80.38億元,實際稅率22.5%,較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實際稅率低於法定稅率的原因是公司應佔聯營公司中國鐵塔的投資收益持有期間免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的應用以及部分子公司和處於西部地區的部分分公司享受低稅率。
本公司股東應佔利潤
公司緊抓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戰略機遇,深化改革創新,努力提質增效,股東應佔利潤大幅提升。2022年,本公司股東應佔利潤為人民幣275.93億元,較2021年增長6.3%,剔除2021年出售附屬公司的一次性稅後收益21後,同比增長12.5%。
21 2021年出售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天翼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一次性稅後收益約人民幣14.16億元。
資本支出及現金流量
資本支出
2022年,公司為支撐5G網絡規模建設,增強網絡競爭優勢,積極拓展數據中心、雲等新基建佈局,打造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構建算力時代雲網底座,同時,持續推進與聯通5G網絡共建共享、4G網絡共享,全年資本支出為人民幣925.28億元,較2021年增長6.7%。
現金流量
2022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減少為人民幣12.70億元。
下表列示2022年和2021年現金流情況:
分別截至各年度12月31日 |
||
(人民幣百萬元) |
2022年 |
2021年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
136,432 |
137,533 |
投資活動所用的現金流量淨額 |
(96,796) |
(80,288) |
融資活動所用的現金流量淨額 |
(40,906) |
(7,518)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減少)╱增加淨額 |
(1,270) |
49,727 |
2022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入為人民幣1,364.32億元,淨流入較2021年下降0.8%,主要是受業務結構變化影響,本年用戶應收款項有所增加和預存服務費下降所致。
2022年,投資活動所用的現金淨流出為人民幣967.96億元,淨流出較2021年增長20.6%,主要是公司資本開支增加,以及所屬財務公司發放貸款增加。
2022年,融資活動所用的現金淨流出為人民幣409.06億元,淨流出較2021年增長444.1%,主要是受去年公司發行A股募集資金的影響。
營運資金
公司一貫堅持穩健審慎的財務政策和嚴格的資金管理制度。2022年底,營運資金(即總流動資產減總流動負債)為短缺人民幣1,406.65億元,比2021年末缺口增大人民幣29.57億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動用信貸額度為人民幣2,336.39億元(2021年:人民幣2,764.83億元)。考慮到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入保持穩定以及良好的信貸信用,公司有足夠的營運資金滿足生產經營需要。2022年底,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人民幣724.65億元,其中人民幣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佔94.3%(2021年:89.6%)。
資產負債情況
2022年,公司財務狀況繼續保持穩健。截至2022年底,總資產由2021年底的人民幣7,622.39億元增加至人民幣8,076.98億元,增長6.0%;總債務22由2021年底的人民幣164.96億元下降至人民幣104.84億元。2022年底資產負債率為46.0%。
22 總債務為公司付息債,不含租賃負債。
債務
於2022年底和2021年底的債務分析如下:
分別截至各年度12月31日 |
||
(人民幣百萬元) |
2022年 |
2021年 |
短期貸款 |
2,840 |
2,821 |
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貸款 |
3,160 |
6,280 |
長期貸款 |
4,484 |
7,395 |
總債務 |
10,484 |
16,496 |
2022年底,總債務為人民幣104.84億元,較2021年底減少了人民幣60.12億元,主要原因是受公司回A影響,募集資金滿足重點項目資金需求,外部融資需求下降。總債務中,人民幣貸款、美元貸款和歐元貸款分別佔97.4%(2021年:98.2%)、1.7%(2021年:1.1%)和0.9%(2021年:0.7%)。債務中固定利率貸款佔95.8%(2021年:95.9%),其餘為浮動利率貸款。
於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或其附屬公司並無抵押任何資產作債務之抵押品(2021年:無)。
公司大部分業務獲得的收入和支付的費用都以人民幣進行交易,因此,公司並無任何外匯波動引致的重大風險。
重大投資
於2022年12月31日,公司對外投資主要包括所擁有聯營及合營公司的權益及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權益工具,其賬面金額分別為人民幣422.20億元及人民幣8.85億元。其中重大投資是公司對聯營公司中國鐵塔的投資,詳情如下:
公司名稱 |
股份代碼 |
主營業務 |
註冊成立地點 |
投資成本 |
於2022年12月31日 |
公允價值 |
|||
所持股數 |
持股比例 |
賬面金額 |
公允價值 |
||||||
中國鐵塔 |
0788.HK |
主要從事通信鐵塔等基站配套設施和高鐵 |
中國 |
36,087 |
36,087,147,592 |
20.5% |
39,271 |
27,078 |
3.4% |
於2022年12月31日,本集團於中國鐵塔的所擁有聯營公司的權益之賬面金額為人民幣392.71億元,佔本集團總資產的比重為4.9%。2022年度,公司確認的未變現應佔中國鐵塔的收益為人民幣19.54億元,已收股息為人民幣9.47億元。公司未來可通過中國鐵塔獲得更多的基礎網絡資源;同時作為中國鐵塔股東之一,預計未來可獲益於中國鐵塔利潤和價值的提升。
合約承諾
於2022年12月31日的合約承諾列示如下:
(人民幣百萬元) |
總額 |
一年以內 |
一年至兩年 |
兩年至五年 |
其後 |
短期貸款 |
2,884 |
2,884 |
– |
– |
– |
長期貸款 |
8,595 |
3,226 |
1,187 |
2,509 |
1,673 |
租賃負債 |
73,034 |
16,163 |
14,685 |
38,195 |
3,991 |
資本承諾 |
16,607 |
16,607 |
– |
– |
– |
合約承諾總額 |
101,120 |
38,880 |
15,872 |
40,704 |
5,664 |
附註: 短期貸款、長期貸款及租賃負債包括已確認及未確認的應付利息,上述列示金額並未折現。
七、公司關於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當前,信息通信業發展迎來新的戰略機遇,信息通信業應主動準確分析研判,積極應變局、育先機、開新局。
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素條件較為充足,有效需求恢復的勢頭日益明顯,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2023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二是數字經濟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關鍵引擎。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成為大勢所趨,數字化帶來的新思維、新技術、新模式,將重構人類社會的技術體系、商業模式和產業形態。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商業等重點領域數字化發展動力強勁。信息通信業作為數字經濟主力軍,在保持自身高增長的同時,也為經濟穩定增長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三是信息消費場景不斷拓展,催生數字生活新態勢和服務品質新需求。當前,用戶正由實體向線上非接觸式服務遷移,各類在線用戶數快速增長,全方位的數字化生活方式正在成為現實。用戶需求從標準產品向典型場景進而向定制化服務升級,大規模快速滿足個性化定制需求成為產品服務新趨勢和新要求。2B、2C、2H已經打通客戶多重身份,多設備多屏融合持續深化,推動信息服務產品實現融通發展。
四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新一代數字技術加速規模商用。當前,人類社會已經從農業時代、工業時代、信息時代進入到數字時代,雲計算、大數據、AI等新一代數字化技術加速規模商用。雲計算、人工智能潛力無限,正在加速從底層改變各行各業。雲計算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人工智能正處於小範圍驗證向規模應用過渡的關鍵轉折點,即將進入到一個噴涌而發的規模落地階段。
五是安全風險挑戰加大,安全需求更為緊迫。雲網安全運營形勢嚴峻,全球DDoS攻擊數量快速增長,重大網絡故障頻發。安全事件成本持續攀升,安全市場支出持續快速增長。世界範圍內各類安全事故為信息通信業敲響警鐘。
六是綠色低碳發展成為普遍共識,全方位融入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綠色發展對信息通信行業提出新要求。同時,數字技術賦能綠色低碳發展迎來巨大市場,信息通信行業迎來巨大機遇。
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面對新的形勢變化和新的任務要求,公司將準確把握企業的歷史方位,牢牢抓住公司發展新的戰略機遇,全面深入實施雲改數轉戰略,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不斷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二)公司發展戰略
中國電信堅定履行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維護網信安全的使命責任,以客戶為中心,強化科技創新核心能力,加快建設雲網融合、綠色、安全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夯實綠色發展和網信安全底座,構建數字化平台樞紐,打造合作共贏生態,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客戶提供靈活多樣、融合便捷、品質體驗、綠色安全的綜合智能信息服務,滿足人民美好信息生活需要,持續推進服務型、科技型、安全型企業建設,以更高質量加快發展、更高水平科技創新、更加全面深化改革、更大力度開放合作、更加注重防範風險、更實作風團結奮鬥,切實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三)經營計劃
2023年,公司牢牢把握數字中國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機遇,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數字化轉型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全面深入實施雲改數轉戰略。持續加大雲、AI、安全、數字化平台等高質量的數字化產品供給,加快5G和千兆用戶量質提升,加速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數字鄉村和天翼視聯等業務融通發展;構建面向各行業的全棧解決方案能力,加強生態合作,推動產業數字化提速升級,為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注智賦能;持續構建以雲網融合為核心特徵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強化數據融通共享,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力以赴實現更有效益、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高質量發展。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經濟和政策環境適應風險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衝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監管環境日趨嚴格,可能給公司業務發展和收入增長帶來風險和挑戰。公司將加強外部環境的分析研判,積極防範和應對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雲改數轉戰略,創新商業模式,加快技術創新,健全合規管理體系,扎實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業務運營風險
國家要求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戰略支撐作用,既為企業科技創新帶來了新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隨著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產品服務的更新迭代加快,客戶需求更加多元化、個性化。公司在產品服務的品類、性能、體驗等方面與客戶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產業數字化水平與數字經濟發展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通信行業用戶增長速度面臨下降壓力,應對技術和創新發展存在不足。公司將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研發和成果轉化力度,加大基礎業務和數字產業化業務雙輪驅動,發力供給側產品研發、推廣,推動完善5G商業模式和產業鏈,加快5G規模發展,加大資本佈局力度,擴大生態「朋友圈」,持續提升產品供給的市場競爭力,滿足客戶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網絡和信息安全風險
信息通信網絡加速演進,基於各種目的的網絡攻擊日益增長,給網絡安全運營帶來新挑戰。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施行,國家持續加大相關領域監管力度,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受到社會普遍關注,對公司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將進一步築牢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底座,提高網絡核心技術自主掌控能力,完善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提高應急需求響應與尋源能力。同時,進一步深化數據安全和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加快安全中台用數賦智,持續開展網絡安全隱患排查,切實保障網絡安全可靠運營,保障數據和個人信息安全。
國際化經營風險
國際局勢複雜動蕩對海外經營帶來較大挑戰,駐在國╱地區政策環境變化等因素對境外業務拓展帶來風險,產品服務距離客戶的需求仍有差距。公司將進一步加強市場分析和駐在國╱地區政策法律研究,強化境外合規管理,提升風險應對能力,持續完善境外風險防範責任體系。
八、其他披露
1. 主營業務
本公司及本集團的主營業務為提供固定及移動通信服務等基礎電信業務,以及互聯網接入服務、信息服務等增值電信業務以及其他相關業務。
2. 股息政策
本公司利潤分配政策的基本原則為:
(1) 公司重視對投資者的合理投資回報,公司的利潤分配政策將兼顧全體股東的整體利益、公司的長遠利益及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2) 在公司利潤分配不超過累計可分配利潤的範圍,並在兼顧持續盈利、符合監管要求及公司正常經營和長期發展的前提下,公司將優先採取現金方式分配股利。
董事會負責制訂股息分配方案,並根據相關法律、規則、法規及公司章程(「公司章程」)的規定履行相關審批程序後進行派發。未來,公司將在努力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時,持續為股東創造良好的股息回報。有關本公司股息政策的詳情列載於本年報「公司治理報告」。
3. 股息
董事會建議以2022年末總股本915.07億股為基數,每股派發末期股息人民幣0.076元(含稅),合計人民幣69.55億元。加上2022年中期已派發股息每股人民幣0.120元(含稅),2022年全年股息為每股人民幣0.196元(含稅),合計人民幣179.35億元,佔2022年度本公司股東應佔利潤的比例為65%。有關股息的方案將提呈擬於2023年5月23日(星期二)召開的股東大會(「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股息將以人民幣計值及宣派。有關本公司2022年利潤分配的詳情列載於本年報「公司治理報告」。
A股股東及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包括企業和個人)投資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本公司H股股票(「港股通」)的投資者(「港股通投資者」)的股息將以人民幣支付,除港股通投資者以外的H股股東的股息將以港幣支付。相關折算匯率按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宣派股息之日前一週的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人民幣兌換港幣平均中間價計算。有關末期股息經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批准後預計將於2023年7月21日或之前支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以及《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居民企業向境外H股非居民企業股東派發股息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97號)的規定,本公司向於2023年6月8日(星期四)名列於H股股東名冊上的境外H股非居民企業股東(包括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其他企業代理人或受託人,或其他組織及團體)派發2022年建議末期股息時,本公司有義務代扣代繳10%的企業所得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國稅發[1993]045號文件廢止後有關個人所得稅徵管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1]348號)規定,如H股個人股東為香港或澳門居民以及其他與中國簽訂10%股息稅率的稅收協議的國家的居民,本公司將按10%的稅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如H股個人股東為與中國簽訂低於10%股息稅率的稅收協議的國家的居民,本公司將按10%的稅率代扣代繳股息的個人所得稅。如H股個人股東為與中國簽訂高於10%但低於20%股息稅率的稅收協議的國家的居民,本公司將按相關稅收協議實際稅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如H股個人股東為與中國簽訂20%股息稅率的稅收協議的國家的居民、與中國並沒有簽訂任何稅收協議的國家的居民以及在任何其他情況下,本公司將按20%稅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該等股東如需要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佈<非居民納稅人享受協定待遇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35號)的相關規定自行或通過委託代理人或通過本公司向中國主管稅務機關要求退還多扣繳的稅款,需提交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35號規定的《非居民納稅人享受協定待遇信息報告表》,並歸集和留存相關資料備查。
公司將根據2023年6月8日(星期四)本公司H股股東名冊上所記錄的登記地址(「登記地址」),確定H股個人股東的居民身份。如H股個人股東的居民身份與登記地址不符或希望申請退還多扣繳的稅款,H股個人股東須於2023年6月1日(星期四)或該日之前通知本公司並提供相關證明文件,證明文件經相關稅務機關審核後,本公司會遵守稅務機關的指引執行與代扣代繳相關的規定和安排。如H股個人股東在上述期限前未能向公司提供相關證明文件,可按稅收協議通知的有關規定自行或委託代理人辦理有關手續。
對於港股通投資者(包括企業和個人),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作為港股通投資者名義持有人接收本公司派發的股息,並通過其登記結算系統將股息發放至相關港股通投資者。根據《關於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81號)和《關於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27號)的相關規定,對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港股通投資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本公司H股股票取得的股息,本公司按照20%的稅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對內地證券投資基金通過港股通投資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本公司H股股票取得的股息,比照個人投資者徵稅。本公司對港股通內地企業投資者不代扣代繳股息所得稅款,應納稅款由企業自行申報繳納。港股通投資者股權登記日時間安排與本公司H股股東一致。
對於H股股東的納稅身份或稅務待遇及因H股股東的納稅身份或稅務待遇未能及時確定或不準確確定而引致任何申索或對於代扣代繳機制或安排的任何爭議,本公司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責任。
4. 本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下表列載了有關本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資料:
姓名 |
年齡 |
在本公司擔任的職務 |
獲委任日期* |
柯瑞文 |
59 |
執行董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
2012年5月30日 |
邵廣祿 |
59 |
執行董事、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
2020年5月26日 |
劉桂清 |
56 |
執行董事兼執行副總裁 |
2019年8月19日 |
唐珂 |
48 |
執行董事兼執行副總裁 |
2022年3月22日 |
夏冰 |
49 |
執行董事兼執行副總裁 |
2023年1月6日 |
李英輝 |
52 |
執行董事、執行副總裁、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 |
2023年1月6日 |
陳勝光 |
59 |
非執行董事 |
2017年5月23日 |
吳嘉寧 |
62 |
獨立非執行董事 |
2023年1月6日 |
王學明 |
73 |
獨立非執行董事 |
2014年5月29日 |
楊志威 |
68 |
獨立非執行董事 |
2018年10月26日 |
陳東琪 |
66 |
獨立非執行董事 |
2023年1月6日 |
* 獲委任為董事日期
如本公司於下述日期發出有關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變動公告所述:
於2022年3月22日召開的特別股東大會批准委任本公司執行副總裁唐珂先生為本公司執行董事,任期自2022年3月22日起至本公司於2023年召開的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為止。
2022年4月26日,夏冰先生獲委任為本公司執行副總裁。同時,李英輝先生獲委任為本公司執行副總裁及財務總監,以上委任任期均自2022年4月26日起至本公司於2023年召開的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為止。
因年齡原因,李正茂先生不再擔任本公司執行董事、總裁兼首席運營官,由2022年7月12日起生效。2022年8月16日,本公司執行董事邵廣祿先生獲委任為本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任期自2022年8月16日起至本公司於2023年召開的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為止。
2022年9月5日,本公司執行副總裁及財務總監李英輝先生獲委任為本公司董事會秘書,任期自2022年9月5日起至本公司於2023年召開的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為止。
如本公司日期為2022年8月16日的公告及日期為2022年12月13日的通函所述,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有關獨立董事連任不能超過六年的相關任職期限規定,鑒於謝孝衍先生(「謝先生」)、徐二明先生(「徐先生」)和王學明女士(「王女士」)在本公司任職獨立非執行董事已超過6年,謝先生、徐先生和王女士辭去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其於董事會專業委員會職務。同時,董事會提請本公司股東批准委任吳嘉寧先生、陳東琪先生和陳麗華女士為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因個人原因,陳麗華女士不再尋求獲委任為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王學明女士將繼續履行獨立非執行董事的職責至本公司召開股東大會選舉產生新任獨立非執行董事之日為止。
於2023年1月6日召開的特別股東大會批准夏冰先生及李英輝先生擔任本公司執行董事,批准吳嘉寧先生及陳東琪先生擔任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任期自2023年1月6日起,至本公司於2023年召開的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為止。謝先生和徐先生的辭任自2023年1月6日生效。同時,下述董事會專業委員會人員安排自2023年1月6日起生效:
審核委員會 吳嘉寧先生、王學明女士、楊志威先生和陳東琪先生任委員,吳嘉寧先生任委員會主席
薪酬委員會 楊志威先生、吳嘉寧先生和王學明女士任委員,楊志威先生任委員會主席
提名委員會 陳東琪先生、吳嘉寧先生和楊志威先生任委員,陳東琪先生任委員會主席
5. 本公司監事
下表列載了有關本公司監事的資料:
姓名 |
年齡 |
在本公司擔任的職務 |
獲委任日期* |
韓芳 |
49 |
監事會主席(股東代表) |
2022年3月22日 |
張建斌 |
57 |
監事(職工代表) |
2012年10月16日 |
戴斌 |
54 |
監事(職工代表) |
2020年5月26日 |
徐世光 |
43 |
監事(股東代表) |
2018年10月26日 |
汪一兵 |
56 |
監事(股東代表) |
2022年3月22日 |
* 獲委任為監事日期
如本公司於下述日期發出有關監事變動公告所述,2021年12月17日,隋以勛先生因年齡原因、尤敏強先生因工作調整原因辭去監事職務,其辭任自本公司於2022年3月22日召開的特別股東大會選舉產生新任監事之日生效。於2022年3月22日召開的特別股東大會上批准委任韓芳女士和汪一兵女士為本公司第七屆監事會股東代表監事。相關委任自特別股東大會批准之日起生效,至本公司於2023年召開的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為止。監事會於2022年3月29日召開會議,選舉韓芳女士為第七屆監事會主席,任期自2022年3月29日起至本公司於2023年召開的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之日止。
6. 股本、發行股份及募集資金使用情況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股本總額約為人民幣915.07億元,分為91,507,138,699股每股面值人民幣1.00元的股份(其中A股77,629,728,699股,H股13,877,410,000股)。2021年8月20日,本公司成功發行A股股票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完成A股上市,以每股人民幣4.53元的價格初始發行每股面值人民幣1.00元共計10,396,135,267股A股股票。發行對象為符合資格的自然人和機構投資者(法律法規及本公司需遵守的其他監管規則所禁止的投資者除外)。行使A股發行超額配售選擇權前,本次A股發行的募集資金總額約為人民幣470.94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淨額約為人民幣467.12億元,每股可得淨額約為人民幣4.49元。A股發行超額配售選擇權行使期於2021年9月22日屆滿,連同初始發行A股股票本次發行最終募集資金總額約為人民幣479.04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淨額約為人民幣475.16億元,每股可得淨額約為人民幣4.49元。如招股說明書所披露,上述募集資金用於本公司5G產業互聯網建設項目、雲網融合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項目、科技創新研發項目三項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報告期內該等募集資金用途或計劃用途符合招股說明書中所披露的計劃,未發生重大變動或延誤。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本公司已投入募集資金總額約為人民幣148.95億元,未使用的募集資金餘額約為人民幣326.21億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報告期內已投入募集資金約為人民幣229.93億元,累計使用募集資金總額約為人民幣378.88億元。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如下:
募集資金投資項目 |
募集資金承諾 |
報告期內 |
截至報告期末 |
截至報告期末 |
募集資金使用 |
(人民幣百萬元) |
(人民幣百萬元) |
(人民幣百萬元) |
(人民幣百萬元) |
||
5G產業互聯網建設項目 |
9,957 |
7,160 |
9,957 |
0 |
2023年或之前 |
雲網融合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項目 |
23,583 |
9,030 |
18,467 |
5,116 |
2023年或之前 |
科技創新研發項目 |
13,976 |
6,803 |
9,464 |
4,512 |
2023年或之前 |
合計 |
47,516 |
22,993 |
37,888 |
9,628 |
– |
7. 在本公司股份及相關股份中的重大權益與淡倉
於2022年12月31日,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336條規定須存置之權益登記冊的記錄,有權在本公司類別股東大會上行使或控制行使5%或以上投票權的人士(不包括董事及監事)在本公司之股份及相關股份中的權益或淡倉如下:
股東名稱 |
股份數目* |
股份類別 |
佔已發行 |
佔已發行 |
身份 |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
58,240,172,066 |
A股 |
75.02% |
63.65% |
實益擁有人 |
廣東省廣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5,614,082,653 |
A股 |
7.25% |
6.14% |
實益擁有人 |
GIC Private Limited |
2,086,663,702 |
H股 |
15.04% |
2.28% |
投資經理 |
* 以上披露信息乃基於本公司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336條規定須存置之權益登記冊上的權益及淡倉記錄。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相關規定,股東只有在若干事件(稱為「有關事件」)發生時才需要進行權益申報。因此,上述股東於2022年12月31日於本公司之實際持有股數可能與上述披露數字有所不同。
除上述披露之外,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336條規定須存置之權益登記冊中,並無任何其他人士在本公司之股份及相關股份中擁有權益或持有淡倉的任何記錄。
8. 董事和監事在本公司股份、相關股份及債權證的權益和淡倉
除下文披露者外,於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各位董事及監事在本公司或其相聯法團(定義見《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部份)的股份、相關股份或債權證中概無擁有任何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352條規定須在存置之權益登記冊中記錄或根據上市規則附錄十所載的《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的規定需要通知本公司和香港聯交所之權益或淡倉。
姓名 |
職位 |
股份類別 |
股份數目 |
身份 |
所持股份 |
所持股份 |
陳勝光 |
非執行董事 |
A股 |
1,000(好倉) |
實益擁有人 |
0.00% |
0.00% |
1,000(好倉) |
配偶權益 |
0.00% |
0.00% |
|||
張建斌 |
職工代表監事 |
A股 |
1(好倉) |
實益擁有人 |
0.00% |
0.00% |
於2022年內,本公司未授予董事、監事或其配偶或其任何未成年子女(親生或收養)或代該等子女認購本公司或其任何相聯法團的股份或債權證的任何權利,且以上各人亦未行使認購上述股份或債權證的任何權利。
9. 董事和監事在交易、安排或合約中的權益
董事會於2022年12月13日批准本公司與中國鐵塔簽署《商務定價協議》及《服務協議》(「各協議」),有效期為五年,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止。根據《商務定價協議》及《服務協議》,中國鐵塔將繼續向本公司提供通信鐵塔租賃等相關服務。由於本公司執行董事兼執行副總裁劉桂清先生為中國鐵塔非執行董事,因而放棄就(其中包括)有關各協議的董事會決議案投票。
除上述披露以及本公司與董事及監事訂立之服務合同外,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董事和監事或其有關連實體並未在本公司、其母公司、其任何附屬公司或其同系附屬公司所訂立且就本公司的業務而言屬重大的任何交易、安排或合約中直接或間接有具相當份量的利害關係。
10. 服務合約
本公司董事或監事並無與本公司簽訂任何一年內若由本公司終止合約時須作出賠償(除法定賠償外)的服務合約。
11. 董事及監事的薪酬
本公司所有董事及監事2022年薪酬之詳情列載於本年度經審核的合併財務報表附註34。
12. 僱員及薪酬政策
本集團薪酬政策的詳情列載於本年報「公司治理報告」中,股票增值權的詳情列載於本年報「公司治理報告」及本年度經審核的合併財務報表附註46。
13. 購買、出售或贖回本公司之上市證券
於2022年內,本公司或其任何附屬公司概無購買、出售或贖回本公司任何上市證券。
14. 重大收購或出售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並無有關附屬公司、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的重大收購或出售。
15. 關於向中國鐵塔租賃通信鐵塔及相關資產
經雙方公平談判協商,董事會於2022年12月13日批准本公司與中國鐵塔簽署《商務定價協議》及《服務協議》,有效期為五年,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止。根據《商務定價協議》及《服務協議》,中國鐵塔將繼續向本公司提供通信鐵塔租賃等相關服務。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租賃」,本集團根據《商務定價協議》及《服務協議》項下租賃交易確認使用權資產,因此就《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而言,本集團將被視為收購使用權資產。本公司預計就《商務定價協議》及《服務協議》項下交易確認的使用權資產總值不超過人民幣520億元(未經審核),包括當前已租用且預計將在《商務定價協議》和《服務協議》項下(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止)繼續租用的鐵塔資產和預計2023年將新增租用的鐵塔資產。有關本集團最終確認的使用權資產價值詳情載於本年度經審核的合併財務報表附註6及43(b)。
16. 公眾持股量
截至本董事會報告書日期,基於本公司可公開查詢之資料及據董事所知,本公司一直維持上市規則所規定及香港聯交所同意的公眾持股量。
17. 財務資料概要
本集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5個年度的經營業績、資產和負債之概要列載於本年報288至290頁。
18. 銀行貸款及其他借貸
本集團的銀行貸款及其他借貸之詳情列載於本年度經審核的合併財務報表附註20。
19. 資產抵押
於2022年12月31日,本集團並無用固定資產抵押給銀行作為貸款擔保(2021年12月31日:無)。
20. 資本化利息
本集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資本化利息之詳情列載於本年度經審核的合併財務報表附註32。
21. 固定資產
本集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固定資產變動列載於本年度經審核的合併財務報表附註4。
22. 儲備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包括建議2022年末期股息的可供分配的儲備為人民幣1,558.06億元。
本公司及本集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儲備變動詳情列載於本年度經審核的合併財務報表附註26。
23. 股票掛鈎協議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並無訂立任何股票掛鈎協議,亦無任何股票掛鈎協議存在。
24. 捐款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作出慈善及其他捐款合計人民幣563萬元。
25. 附屬公司和聯營公司
於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的附屬公司和本集團的聯營公司的詳情分別列載於本年度經審核的合併財務報表附註9和附註10。
26. 獲准許的彌償
於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內及於批准本報告的日期,本公司已就本集團之董事可能面對的法律行動作適當的投保安排。
27. 權益變動
請參閱本年度經審核的合併財務報表所列載的合併權益變動表。
28. 退休福利
本集團提供的退休福利的詳情列載於本年度經審核的合併財務報表附註45。
29. 優先認股權
公司章程未就優先認股權作出規定,不要求本公司按股東的持股比例向現有股東發售新股。
30. 主要客戶和供貨商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從首5家最大客戶獲取的收入少於本集團之經營收入總額的30%。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向首5家最大供貨商的採購額少於本集團之年度總採購額的30%。
31. 競爭業務
本公司並無任何董事在與本集團直接或間接形成或可能形成競爭的業務中持有任何權益。
32. 管理合約
於本報告期內,本公司未就公司所有業務或主要業務簽訂任何管理合約。
33. 關聯方交易
本集團的關聯方交易(「關聯方交易」)詳情載於合併財務報表附註43。僅於合併財務報表附註43(a)所披露的關聯方交易構成上市規則第14A章持續關連交易,相關詳情(除獲全面豁免的持續關連交易)已載列於本年報「重要事項」中。其他關聯方交易並不構成上市規則第14A章的關連交易或持續關連交易。
34. 業務回顧
關於本集團於2022年重大發展的詳情、業務的審視及與本集團年內表現和業績及財務狀況相關的重要因素的探討和分析、本集團面對的主要風險及不明朗因素的叙述、本集團的業務前景的詳情已於本年報的不同部份披露,在本章節尤其詳盡。在2022年12月31日後發生,並且對本集團有影響的重大事件(如有),其詳情已於合併財務報表附註中披露。
關於本集團與其僱員、顧客、供應商及對本公司有重大影響且關係公司興盛的其他人士的重要關係的叙述已於本年報的不同部份(包括本章節、「公司治理報告」等)披露,並且於本公司於聯交所網站和本公司網站發佈的《2022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社會責任報告」)尤其詳盡。此外,關於財務關鍵表現指標和環境政策,以及遵守對本集團有重大影響的相關法律法規的詳情,亦於本年報的其他不同部份(包括本章節、「環境與社會責任」、「公司治理報告」等)及社會責任報告中披露。上述各相關內容亦為本董事會報告書的組成部份。
35. 遵守企業管治守則
有關本公司遵守企業管治守則的詳情列載於本年報「公司治理報告」。
36. 取消美國存託股份註冊並終止報告義務
本公司美國存託股份的下市已於2021年5月18日生效,本公司美國存託股份計劃已於2021年12月8日(美國東部時間)終止。本公司已於2022年2月25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15F表格,以根據《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經修訂)取消美國存託股份之註冊並終止其報告義務。該取消註冊及終止報告義務申請已於遞交15F表格九十日後生效。
詳情請參考本公司於2021年1月4日、2021年1月5日、2021年1月7日、2021年1月21日、2021年1月28日、2021年5月7日、2021年9月10日及2022年2月25日刊發之公告。
37. 核數師
本公司已委任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和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為本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外部核數師。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已對本年報所載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製的合併財務報表進行了審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及國資委的相關規定,2020年度國際及國內核數師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及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聘用任期至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之日(2021年5月7日)屆滿。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及2021年年度股東大會已通過聘任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和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作為本公司2021年度外部核數師及2022年度外部核數師。本公司審核委員會和董事會已同意續聘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和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作為本公司2023年度外部核數師,並將提請公司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
承董事會命
柯瑞文
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中國北京
2023年3月22日